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宇宙充滿夢想,
不管是登上月球的阿姆斯壯,還是拿出自己跟外星人的合照的皓平兄(誤)
我們始終都想多了解一點頭上那片浩瀚無垠的宇宙。

而其實大概半年前,日本才開始另一波宇宙熱。
引起這股熱潮的就是在去年(2010)六月,結束了六十億公里之旅,
滿身瘡痍返回地球的隼鳥號(はやぶさ)小行星探查機



這架隼鳥號小行星探查機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主導的小行星探測計畫的一環,
在2003年五月從日本成功發射。
主要的目的是透過探測一顆名為糸川(Itokawa)的小行星,
以及採集岩石樣本分析成分,來推測太陽系當時形成的經過

另一個重要目的是測試跟一般的噴射引擎相比,
需要的能量更少的「離子推進器」在探查宇宙上面的實際運用。

事實上這架隼鳥號可以說是融合了日本在宇宙航行上面的最尖端技術,
包括NEC、日立、三菱、日本航空、富士通等等企業
都有在這份宇宙探測計畫中出一份力。




而這趟旅程也達成了許多世界第一的紀錄。
例如說:
第一次有飛行器從地球、月亮外的天體成功起飛,而且成功帶回樣本、
第一次有飛行器以不靠化學噴射引擎進行行星間的航行、
史上航行最久、最遠的宇宙飛行器
等等

但是比起這些,讓日本、甚至全世界更為感動的地方在於,
實際上在這趟旅程中真的是困難不斷,
包括途中負責控制飛行姿勢的噴射引擎故障
因此只好靠主動力的離子推進器,以及故意放出作為燃料的氙氣來控制。
也曾經因為負責起降的輔助臂無法使用,而著陸不順
最終造成地球跟隼鳥號有將近一兩個月的時間無法通訊等等。
然而最終隼鳥號在經過七年漫長的旅途後,
終於還是帶著採集到的樣本回到地球。


↑youtube上有心人士編輯的影片,介紹隼鳥號怎麼突破萬難重返地球

而完成了這重大任務的隼鳥號,
卻因為機體狀況損傷過重,無法通過大氣層,
在把收集到的樣本膠囊丟向地球後,
帶著傷痕累累的身體,用盡自己最後的力量,
完成了最後一項任務—傳回地球的照片
在大氣層中化為美麗的流星。


↑隼鳥號回來時的影片

因為有著這樣的經過,在發射時並未造成太大轟動的隼鳥號,
在去年六月回到地球時,卻成了日本的大新聞。
盡忠職守,完成了一生中第一件也是最後一件任務,然後就這樣化為流星
這樣的故事也感動了許多人,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作品。
例如把這段旅程以3D動畫的方式呈現,
製作成360度的全景電影,在日本的天文台、科學館等地播放。

也有人把隼鳥號擬人化,作成可愛的模型。

而東映電影公司也在前幾天公布要把隼鳥號計畫從籌備開始的故事,
改拍成電影,讓這段故事永遠的被傳承下去。

想知道整個計劃詳情的同學,
可以參考這份由JAXA以簡單的文字寫出的「隼鳥君冒險日誌」,
或者是參考這兩段影片,



相信你也會對宇宙燃起夢想喔!


按此圖可前往繁田塾FB


 
按此圖可得知繁田塾最新開課
 


按此圖可前往繁田塾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dazyuku繁田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